“一年逢好夜,万里见明时”出自唐代诗人 张祜的《中秋月》。全诗为:
```
碧落桂含姿,清秋是素期。
一年逢好夜,万里见明时。
绝域行应久,高城下更迟。
人间系情事,何处不相思。
```
补充说明:
作者背景
张祜(约785年—849年),字承吉,唐代清河(今邢台市清河县)人,有“海内名士”之誉。其诗作多抒发羁旅行役之思,风格清幽淡雅。
创作背景
该诗借中秋月夜的静谧与辽阔,表达身处边塞的孤独感,以及对远方亲情的思念。诗中“绝域行应久,高城下更迟”尤为突出地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孤寂。
同类作品对比
刘禹锡的《望洞庭》中有“白银盘里一青天,白银盘里一青天”的名句,而张祜的此诗则更侧重情感的抒发与自然景色的融合。
综上,正确答案为 张祜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