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怀念母亲的诗词,中国古典文学中涌现了大量感人至深的作品。以下是精选的诗词及解析:
一、经典名篇
《游子吟》 - 孟郊(唐)
"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!"
孟郊以质朴语言表达对母亲深沉的感激,被赞"诗史",成为传诵千古的母爱颂歌。
《别老母》 - 黄景仁(清)
"抚老母河梁去,白发愁看泪眼枯。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。"
通过悲怆的笔触描绘送别母亲的场景,直白表达"有子不如无母"的无奈与悲痛。
《思母》 - 与恭(宋)
"霜殒芦花泪湿衣,白头无复倚柴扉。去年五月黄梅雨,曾典袈裟籴米归。"
以景寄情,通过芦花、白头等意象抒发对亡母的追思,情感细腻且哀婉。
二、其他经典作品
《墨萱图》 - 王冕
以萱草为喻,表达对母亲倚门盼归的愧疚与思念:"南风吹其心,摇摇为谁吐?"
《送母回乡》 - 李商隐
"母病欲医无钱雇,车接今在急,天竟情不留!"
艰难追忆母亲生前,流露出对母爱无法回报的悲怆。
三、现代补充
《悼母》 - 吴嘉纪
"忆母常悲涕,悲母常忆儿。母去儿方知,母存儿不知。"
以质朴语言展现母子情深,被《红楼梦》引用为悼亡诗范本。
四、名句摘录
"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"(孟郊)
"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"(黄景仁)
"母爱无所报,人生更何求"(李商隐)
这些诗词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永恒,既有对往事的追忆,也有对母爱的现代表达。建议结合自身情感体验阅读,更能体会其中深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