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夜间捕捉法(推荐)
工具准备
- 手电筒(强光照射)、竹片夹子(光滑内壁)、密封容器(如塑料瓶或玻璃罐)。
- 穿着建议:紧口鞋、长筒袜,避免被毒虫叮咬。
操作步骤
- 选择蜈蚣常出没的阴暗潮湿区域(如草丛、石缝、墓地等),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地面,利用蜈蚣畏光特性捕捉。
- 发现蜈蚣后,迅速用夹子夹住其身体后部(避免夹到腿部),放入密封容器中。
二、挖坑诱捕法
坑穴设置
- 在蜈蚣活动频繁地方向(如山坡、荒地)挖长沟,长200cm、宽20cm、深15cm,形成十字形或直线型。
- 坑内铺入鸡毛、骨头、马粪、碎砖等杂物,覆盖松土,形成腥味陷阱。
捕捉时机
- 每天清晨或傍晚检查坑口,蜈蚣会因聚集觅食而出洞,用夹子或镊子快速捕捉。
- 捕捉后及时清理坑内诱饵,更换新物诱捕下一批蜈蚣。
三、其他辅助方法
环境治理
- 保持环境干燥,清除窗台、墙角等潮湿处。
- 使用除虫菊酯、雄黄水或敌敌畏稀释液喷洒地面,闭门静置杀虫。
工具改进
- 用铁钩子或尖嘴锄翻挖土层,更容易发现蜈蚣。
- 白天可用竹签或镊子快速夹取,夜间则依赖手电筒照明。
注意事项
捕捉时动作要迅速,避免激怒蜈蚣导致被咬伤。
容器需密封保存,防止蜈蚣逃脱。
若需长期防治,建议联系专业机构处理。
以上方法需结合蜈蚣活动规律与现场环境选择,建议优先使用夜间捕捉法,既安全又高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