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必考古诗
《静夜思》 (李白) 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 - 考试要点:表达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,需理解意境与情感。
《春晓》
(孟浩然)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 - 考试要点:描绘春日景象的诗作,常结合赏析题出现。
《登鹳雀楼》(王之涣)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 - 考试要点:蕴含哲理的边塞诗,需注意诗句的意象与升华。
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(岑参)
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 - 考试要点:以雪喻景的边塞名句,需结合历史背景理解。
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(白居易)
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 - 考试要点:通过自然现象抒发离情的代表作。
二、经典名言
《论语》
- 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
- 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 - 考试要点:儒家思想的经典语录,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。
《孟子》
- 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更高。若为自由故,二者皆可抛。 - 考试要点: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的哲理名言。
三、常用俗语
“朝三暮四”
源自《庄子》,比喻常常变卦,反复无常。 - 考试要点:常与成语题结合,需注意近义词辨析。
“掩耳盗铃”
源自《吕氏春秋》,讽刺自欺欺人的行为。 - 考试要点:常以判断题形式出现,需理解成语典故。
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
源自《淮南子》,体现辩证思维。 - 考试要点: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的哲理俗语。
四、补充说明
分类复习建议: 将古诗按春、夏、秋、冬等季节分类记忆,如《咏柳》(春)、《江南春》(春)等。- 诵读技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