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李清照《如梦令·常记溪亭日暮》
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。
二、两汉佚名《长歌行》
常恐秋节至,焜黄华叶衰。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
三、苏轼《浣溪沙·簌簌衣巾落枣花》
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,村南村北响缫车,牛衣古柳卖黄瓜。
四、孟郊《上达奚舍人》
常恐众毁至,春叶成秋黄。
五、李白《古风·二十首》
常念鹪鹩鸟,安身在一枝。
六、杜甫《登高》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七、卢照邻《曲池荷》
常恐秋风早,飘零君不知。
八、王建《寄同州田长史》
除听好语耳常聋,不见诗人眼底空。
九、韩淲《菩萨蛮·春来晴雨常相半》
春来晴雨常相半,水光风力花撩乱。
十、杜甫《夔府书怀四十韵》
常怀湛露诗。
十一、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。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难着。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。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
十二、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
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
十三、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十四、王昌龄《出塞》
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十五、王维《鹿柴》
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。
十六、孟浩然《春晓》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十七、高适《别董大二首·其一》
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。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
十八、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。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难着。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。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
十九、李白《蜀道难》
噫吁嚱,危乎高哉!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!蚕丛及鱼凫,开国何茫然!尔来四万八千岁,不与秦塞通人烟!西当太白有鸟道,可以横绝峨眉巅!地崩山摧壮士死,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!但见悲鸟号古木,雄飞雌从绕林间!又闻子规啼夜月,愁空山。
二十、杜甫《春望》
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以上诗词均出自中国古代文学经典,涵盖山水田园、边塞征战、人生感慨等多种题材,展现了“常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