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春雪压枝头”的诗,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:
一、唐代诗人作品
刘方平《春雪》 > 飞雪带春风,裴回乱绕空。 > 君看似花处,偏在洛阳东。 以春雪拟人化描写,赋予雪花以灵动性,展现春雪纷飞的动态美。
韩愈《春雪》
> 新年都未有芳华,二月初惊见草芽。 > 白雪却嫌春色晚,故穿庭树作飞花。 通过对比春雪与春草,突出春雪的早与洁白,被赞为“诗史”。
白居易《问刘十九》
> 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 > 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
虽未直接描写春雪压枝,但“晚来天欲雪”为春雪场景的营造奠定基调。
二、其他相关诗作
宋代周弼《春雪》: > 虚堂人静不闻更,独坐书床对夜灯。 > 门外不知春雪霁,半峰残月一溪冰。 通过室内独坐与门外雪景的对比,烘托孤寂感。 明代朱元璋《咏竹》
> 雪压枝头低,虽低不着泥。 > 一朝红日出,依旧与天齐。 以竹子坚韧品格喻指高洁品质,被《三国演义》广泛引用。
三、补充说明
其他诗人:如黄庭坚、崔涂等虽有关于雪的诗作,但未明确涉及“春雪压枝头”意象。
意象解析:春雪压枝头常与寒梅、孤寂等意象结合,如“白雪却嫌春色晚,故穿庭树作飞花”成为经典名喻。
以上诗作均围绕春雪与自然景物的互动展开,既有写实描绘,也有借景抒情的艺术表达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