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邈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为gāo miǎo,具有多重含义,具体解释如下:
一、基本释义
高远 指地势或境界高远,常用于形容山川、道路等自然景观的辽阔感。例如:
- “天路高邈,良久无缘。”(曹植《与吴季重书》)
- “山川高邈,草木丛生。”(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)
超凡逸俗
形容超出凡人境界,常与隐士、仙风道骨等意象结合使用。例如:
- “其人高邈,超然物外。”(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)
- “高邈之士,心如明镜。”(李白《送友人》)
隐逸者
指隐居山林、超脱世俗的人,常与“采菊东篱下”等意象关联。例如:
- “竹林七贤,高邈而难测。”(《晋书·阮籍传》)
年高
指年龄较大,如“高年老者”。
二、词性演变
形容词/副词: 如“高邈远大”“高邈入云” 名词
敬称:用于尊称他人,如“高邈之德”
三、文学与历史典故
文学作品:常出现在山水诗、赠别诗及抒情散文中,如苏舜钦的《永叔石月屏图》
历史人物:如唐代军事将领高邈,曾守卫井陉关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近义词:高远、渺渺、悠远
反义词:低俗、平庸、琐碎
综上,高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,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,既可形容自然景观的辽阔,也可喻指人格的高尚或隐士的清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