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诗经》中与虎相关的诗句主要出自以下篇章,这些诗句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老虎的意象与象征意义:
一、《常武》(《诗经·周南》)
“王奋厥武,如震如怒,进厥虎臣,阚如虓虎”
以老虎的威猛气势比喻王公的武勇,展现军事力量与震慑力。
二、《何草不黄》(《诗经·王风》)
“匪兕匪虎,率彼旷野,哀我征夫,朝夕不暇”
通过否定“兕虎”(虚指猛兽)的意象,反衬征夫的艰辛与哀思。
三、《简兮》(《诗经·邶风》)
“硕人俣俣,公庭万舞。有力如虎,执辔如组”
以老虎的强壮体魄比喻贵族的威严与权势,展现其统治者的风范。
四、《大叔于田》(《诗经·卫风》)
“叔在薮,火烈具举。襢裼暴虎,献于公所”
记述叔父率众捕虎献祭的史实,体现古代祭祀文化与对猛兽的掌控。
五、《节南山之什·巷伯》(《诗经·小雅》)
“取彼谮人,投畀豺虎;豺虎不食,投畀有北;有北不受,投畀有昊”
通过“投畀豺虎”的意象表达对奸佞之人的惩罚,展现道德审判的隐喻。
六、《鱼藻之什·何草不黄》(《诗经·王风》)
“匪兕匪虎,率彼旷野。哀我征夫,朝夕不暇”
与《何草不黄》重复,但补充了“哀我征夫”的情感表达。
七、《韩奕》(《诗经·周南》)
“鲂鱮甫甫,麀鹿噳,有熊有罴,有猫有虎”
以多种猛兽并置,展现周朝狩猎文化与对自然的敬畏。
八、《江汉》(《诗经·汉风》)
“王命召虎:来旬来宣。文武受命,召公维翰”
通过“王命召虎”的典故,体现天子权威与礼制精神。
象征意义补充
力量与威严:
老虎常被用来比喻统治者的权威与力量,如《简兮》中的“执辔如组”。
道德隐喻:
在《何草不黄》中,老虎与“兕”(虚指)的对比,隐含对伪善者的批判。
祭祀与礼制:
如《江汉》中的“虎拜稽首”,体现周朝以虎象征疆土与神灵的礼制文化。
以上诗句通过生动的意象,展现了《诗经》中老虎在政治、道德、自然等多维度的象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