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《史记》及相关史料记载,刘备在三国时期占有的主要地盘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
一、早期根据地:徐州
时间:陶谦去世后,刘备被推举为徐州牧(公元191年-200年)。
范围:包括徐州城及周边少数郡县,但大部分领土被曹操和袁术占据,实际控制范围有限。
二、荆州扩张期
赤壁之战后 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,攻占荆州南部四郡:
- 长沙郡
- 零陵郡
- 武陵郡
- 桂阳郡
此时形成以荆州为基地的初步根据地。
与孙权争荆州
公元211年,刘备因孙权索要荆州,双方以湘水为界分治:
- 刘备: 南郡、零陵、武陵三郡 - 孙权
此后荆州实际由双方共同控制。
三、益州争夺与全盛时期
进取益州 公元214年,刘备攻占益州全境(含巴蜀、汉中、上庸等九郡三属国),建立蜀汉政权。
汉中之战
公元219年,刘备击败曹操夺取汉中,势力达到巅峰:
- 荆州: 南郡、武陵、零陵三郡 - 益州
- 汉中:战略要地
此时刘备控制约150万平方公里土地,人口约150万,兵力达14-15万,形成与曹操、孙权三足鼎立之势。
四、总结
刘备最终以益州为根基,通过外交手段(如“借荆州”)巩固荆州,再进取益州,形成鼎盛时期的疆域。其核心根据地包括:
荆州:南郡、武陵、零陵三郡
益州:全境(含汉中)
汉中:战略要地
需注意:
荆州范围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动,早期包含今湖北、湖南、河南等地,后期因与孙权争斗而缩水;
《史记》主要记载刘备生前势力,其去世后蜀汉疆域进一步发展,但已超出其生前控制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