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失信不立”出自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,完整原文为:“君命无贰,失信不立。” 这句话的意思是,君主若失去信用,就无法立足于诸侯之间;同样,个人若不讲信用,也难以在社会中立足。
具体解析:
字面含义 “君命无贰”指君主发布的命令必须一诺千金,不可反复无常;
“失信不立”则强调信用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,失去信用则无法获得他人信任。
深层内涵
个人层面: 信用是个人品德的核心,是人际交往的基石。孔子曾说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 国家层面
历史地位
《左传》作为先秦散文的代表,通过具体史实阐释《春秋》纲目,其“信”的思想对后世伦理观、政治观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综上,“失信不立”不仅是个人修身的重要准则,也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,体现了古代先贤对信用的高度重视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