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苏轼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》
原句: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。 赏析:以“黑云翻墨”比喻乌云浓重如墨汁,尚未遮蔽山峦,而“白雨跳珠”则将雨滴比作珍珠,生动描绘雨点激起船身水花跳跃的动态画面,展现西湖雨景的磅礴气势。
二、陆游《大风雨中作》
原句:风如拔山怒,雨如决河倾。 赏析:用“拔山怒”形容狂风之猛烈,“决河倾”比喻暴雨如洪水奔涌而下,凸显风雨交加的激烈场景,同时表达诗人对时局的忧思。
三、其他相关诗句
杜荀鹤《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》:
涧底松摇千尺雨,庭中竹撼一窗秋。 通过松林在暴雨中摇曳、竹子被吹动的细节,侧面烘托雨势之强。
刘基《五月十九日大雨》:
风驱急雨洒高城,云压轻雷殷地声。 结合风、雨、雷的交织,展现浙东地区暴雨的磅礴与震撼。
戴叔伦《宿灵岩寺》:
雨急山溪涨,云迷岭树低。 以山溪暴涨、云雾弥漫的景象,体现雨势的迅猛与环境的幽深。
四、补充说明
动态描写:如“白雨跳珠”“惊蛙历历”等,通过听觉和视觉结合,强化雨势的紧迫感。
意境营造:部分诗句通过环境烘托,如“云压轻雷”“海天愁思”,将雨势与情感融合,提升艺术感染力。
以上诗句均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雨大势急的不同侧面,可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体会其意境。
声明:
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